美术报 数字报纸
伟大的艺术是种信仰
文/吴林田(上海)
李老十是个好画家,在新文人画的一些画家里面,他是真正具备博厚精神空域的人,可惜英年早逝。他的鬼图和残荷虽不成熟,至今依旧澎湃着他的性灵,画家的意义也恰在于此。人走后,天心月圆,唯有艺术本身依然散发人性的伟大光辉,而生活的无力和卑琐已被埋进尘埃里。李老十的个人境遇让我想起几乎和他差不多年龄的也是在那些年故世的沪上书法家乐心龙先生。在好几个朋友处得见他的作品,他对明人书法的研习国内至今无人超越,他对上海现在研习书法的那几位朋友的影响亦能感染到我,我们不是被谁感动,我们其实被真的美感动,人生可以是悽惨的,好艺术永远光荣地存在着。
李老十妻儿多年前被邻居乱砍至残的视频至今在各门户网站还能搜索到。20余年后,一个艺术家的遗孀何以陷入如此残酷的现实环境里?丈夫早年自杀,妻儿被残忍砍杀。乐心龙生前与妻子的关系也不好,他死于从美术馆看展回家路上的一次车祸,骑着一辆破自行车,是被轿车撞死的,那个展览名字竟然叫《来去——去来》。
现实和艺术总是保持着神秘的距离,现实可以凄苦到朝不保夕、死于非命,艺术可以灿烂到经久不衰、历久弥新。如此相比,那些日进斗金的市场成功画家现实的命运简直太好了,虽然艺术离他们太远。
做纯粹的画家不易,一年下来除了鬻画,做的事大多是不赚钱的,你的资金如何安排得过来,到年底一算,透支了许多。那天有一大亨羡慕我的状态,我说你羡慕错人了,当然我也不羡慕你们,你们无时不刻不在利益着的人生真是乏味透顶了。我们很忙,最起码大多时间是不利益的,你们羡慕的主要内容其实是我们瞎忙中忘我的快活。
画得烂的不少在谈艺术、论境界、批现实;画得烂的也在搞展览、出版画集、接受媒体采访;画得比他们好一点点的还坐上了主席院长教授的位置,生态如是,猢狲拆把戏,不亦乐乎也。你有你的日子,他们有他们的乐子,他们投机的乐子不比你们少。他们图现实,你们图身后。李老十、乐心龙现实悲惨,但在他们离世之后,总有人看到他们的作品潸然泪下,这就是他们的价值。记得一位舞蹈家说过,大部分人来到这个世界是与人相争的,什么都争,活得很累。我们搞艺术的人来到这个世界主要是来看花开花落、日出日落的。
画画是最开心的,围绕画的运作、炒作是不开心的,也有在运作、炒作中开心的,但他们在画画时是不开心的。人要完全的纯粹是很难的,人要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做到全部开心几乎不可能。
唐寅说:闲来写做丹青卖,不使人间造孽钱。可是哪有这么潇洒呢?丹青卖钱总比卖身卖力卖良心赚钱好,于是只能这么想了。
我们文化人喜欢小路、小店、小楼,小才是人性的。一直对那些太过巨大的作品表示质疑,大画几乎全是策划,在状态上是失控的,必然与性情、心绪无关,搞艺术的人有吉尼斯意识显然是比较不上品的。
卖画是为了有一天不卖画,就怕卖习惯了一旦不卖便失落郁闷。一直在卖的状态下确实不利于进步,一直卖不掉也是有碍发展的,这事相对纠结。处理好卖与画的关系不过也很简单,那就是想现在卖是为了最终不卖。
靠画糊口,靠画养画,靠画有几个发大财的?职业画家不是官宦画家,坐着主席院长的位子,拿着国家的俸禄卖着自己的画,比企业家还有钱。真正想搞好艺术的人要向李老十、乐心龙学习,学习那种为了圆满艺术可以牺牲现实的幸福。伟大的艺术是一种信仰,值得你付出所有。
(吴林田,画家、艺术评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