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澗】2025親近大自然的絕佳選擇

目錄

1. 雙潭石澗2. 橫涌石澗3. 小夏威夷4. 屏南石澗5. 雙鹿石澗行石澗所需裝備行石澗注意事項展示更多

即使還未能出國旅行,留在香港亦有很多親近大自然的機會,行石澗或溯澗就是不少香港人熱衷的戶外活動之一。行石澗與行山其實完全不同,行石澗路線通常涉及大量攀爬動作,有時需要手腳並用才能走過路段,因此需要一定的體力和攀爬經驗。小編會在本文為你介紹5個不同難度的香港石澗,不論你過往有沒有行石澗經驗,都可以考慮根據你的體力程度和景觀目標來選擇適合你的溯澗路線。部分介紹的石澗屬於香港九大石澗,非常適合進行探險。文末還有行石澗的裝備清單和注意事項,計劃去行石澗的你可以參考一下!

Trip.com最新優惠碼 優惠活動香港最新吃喝玩樂懶人包1. 雙潭石澗instagram: @tungy

熱點趨勢·優惠信息·點擊查看雙潭石澗是被不少人認為屬於最適合新手的石澗,適合全家大小一同參加。如果你從來沒有行石澗經驗,可以考慮這條相對易行的石澗。雙潭石澗位於大潭副水塘下游,沿途可見歷史悠久的大潭篤水塘建築群,風景優美,適合拍照留念。

雙潭石澗

所需時間:~1.5小時

難度:⭐⭐(越多星代表難度越高)

景觀:⭐⭐✨(越多星代表景觀越美,屬主觀個人評分)

路線:5.5公里

全長:大潭郊野公園➜大潭篤水塘➜雙潭石澗➜大潭副水塘➜大潭篤水塘

前往交通:從西灣河地鐵站A出口乘搭14號巴士在大潭郊野公園站下車

2. 橫涌石澗instagram: @dacho223

橫涌石澗屬於香港九大石澗之一,這條路線的難度屬於中級,適合有一定經驗的參加者。走到橫涌石澗的瀑布龍珠瀑,感受氣勢滂湃的水流,讓你全身心釋放壓力。

橫涌石澗

所需時間:~3小時

難度:⭐⭐⭐

景觀:⭐⭐⭐✨

路線:新娘潭路➜玉女峰➜橫涌石澗➜三角瀑➜龍珠瀑➜霜碧潭➜雙瀑潭➜八仙嶺自然教育徑➜新娘潭獅子亭

全長:4.4公里

前往交通:從大埔墟站搭275R巴士到新娘潭

3. 小夏威夷instagram: @nickkwanhk

原來九龍也有得行石澗!位於將軍澳的小夏威夷由多條瀑布組成,展現不同美態,非常適合親子活動。雖然路段以平路為主,但在瀑布附近的石頭較濕,需小心行走。

小夏威夷

所需時間:~1.5小時

難度:⭐✨

景觀:⭐⭐⭐⭐

路線:井欄樹➜心朗村➜小夏威夷瀑布➜小夏威夷徑➜將軍澳村

全長:2.5公里

前往交通:從彩虹站搭1A小巴或寶琳巴士總站搭91M巴士在井欄樹落車

4. 屏南石澗instagram: @yyywilde

有「死神石澗」之稱的屏南石澗難度屬中高級,因曾經發生多宗致命意外因而得名,這條路線特別受挑戰者歡迎。屏南石澗路段景點非常多,可以看到瀑布和水潭。由於週末較多人,你可以選擇在回程時步行至鹿頸選擇搭車離開。

屏南石澗

所需時間:~2.5小時

難度:⭐⭐⭐⭐✨

景觀:⭐⭐⭐⭐

路線:南涌➜南涌水壩➜草裙瀑➜南涌郊遊徑➜南涌

全長:4公里

前往交通:在粉嶺站乘搭56K小巴在南涌落車

5. 雙鹿石澗instagram: @go.neverland

雙鹿石澗亦是香港九大石澗之一,難度屬於最高級的石澗,有人更形容雙鹿石澗比出名極難行且發生過致命意外的蚺蛇尖更難行。大家需量力而為,新手就絕對要先跟有豐富行澗經驗的人先行最容易的石澗,吸取經驗,切勿越級挑戰。雙鹿石澗由多條山溪合流而成,非常壯觀。部分路段行澗者需摸著石頭而過,到達千絲瀑更需要手足並用地攀爬石壁上行,難度極高,只適合經驗豐富及帶齊裝備人士。雙鹿石澗難度屬於最高級,極具挑戰性,適合有經驗的行者。建議新手先跟隨有豐富行澗經驗的人同行,吸取經驗後再進一步挑戰。

雙鹿石澗

所需時間:~6小時

難度:⭐⭐⭐⭐⭐

景觀:⭐⭐⭐⭐✨

路線:西灣亭➜吹筒坳➜西灣➜四疊潭➜夾萬坑➜雙鹿石澗 ➜千絲瀑 ➜鹿湖郊遊徑 ➜北潭路

全長:10公里

前往交通:在西貢市中心搭29R村巴到西灣亭站落車

行石澗所需裝備

手機防水袋

防水背囊

泳衣(如計劃會游水或玩水)

頭燈(萬一過了時間需摸黑下山)

少量乾糧

已充電電話

手機充電器(如需)

手套

防滑石澗鞋(能應付山路、水路,同時能攀石)

蚊怕水/蚊貼

攀山繩索(如需)

鋼扣(如需)

頭盔(如需)

行山杖(如需)

防曬用品

行石澗注意事項

強烈建議所有行石澗的人都穿著專門行石澗的防滑鞋,以大幅降低滑倒風險。所有溯澗新手必須跟隨有經驗的人同行,切勿單獨行動。並且,根據天氣狀況,選擇合適的行程和裝備,確保你的冒險既安全又愉快!

所有溯澗新手必須跟有豐富溯澗經驗的人前行,由於溯澗屬高危運動,即使你曾攀登難度較高的山,亦不等於你可應付溯澗。

跟普通行山一樣,即使你自認有豐富經驗,都切勿單獨行石澗,必定要與朋友或同伴一起,並帶齊以上行石澗所需裝備,就可以大大減低出意外的風險。

夏天天氣酷熱,不適宜長時間在室外暴曬,以免中暑或脫水。大家可考慮等入秋時天氣轉涼才去行石澗或行山。加上香港夏季容易有突如其來的暴雨,更不適宜行石澗。

如果天氣報告預計會下雨或颱風,就千萬不要去行石澗。這些天氣有機會導致洪水、大樹倒塌或山洪爆發等惡劣天氣情況,石澗路段會變得非常潮濕,極度容易產生意外,甚至釀成致命悲劇。

落澗最佳時機是中細水流,若水流過大火過急,會變得非常危險,容易滑倒或被沖走。

部分石澗為集水區,法例規定不可進入水務設施或在石澗漫洗或沖洗,大家要注意以免觸犯法例。如果只在集水區遠足而不做上述行為就不會違法。